泾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宣城市境西部,置县于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地处皖南山区北部,境内山多地少。黄山余脉绵亘县境东南,九华山支脉逶迤西北。青弋江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县境,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的革命老区,皖南事变的发生地。是文房四宝之一宣纸的源产地。泾县是一片绿色的土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南依黄山,西临九华山,襟抱太平湖,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境内山高林密,溪涧纵横,小桥人家,风景如画,素有“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誉。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游历泾县,盛赞“泾川三百里,佳境千万曲”。
代表景区:

平流雾罩桃花潭(图片来源:安徽日报)
桃花潭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
位于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境内(青弋江上游),距县城34公里。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皖南风光,可观山川之灵气;又有保存完整、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可发思古之幽情。
唐代诗人李白曾于此地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绝唱。

查济景区(图片来自宣城新闻网)
查济(国家AAAA级景区)
查济村(古时又名查村),位于泾县之西,东南紧靠太平湖、桃花潭,与黄山接壤;西北和九华山毗连,面积约三十平方里。
这里四周青山环抱,绿树成阴,古建成群。早年明朝嘉靖年间就制定了村塔规划图,作出了总体布局。村外四门(钟秀、平岭、巴山、石门),三塔(如松、青山、巴山)环绕村围,村内三条小溪(岺溪、石溪、许溪)穿村而过。其中主溪流许溪河两岸为商家、经济、文化中心,溪左岸为纪念查济人祖籍为山东济阳府,故名“济阳”,溪的右岸以姓为地,为“查村”,两岸合为“查济”。据宗谱记载,查姓原是周朝伯禽的后代,周惠王(公元前676年),肇封查邑(今山东济阳),以地而得氏。历史上查济有108座桥梁,108座祠堂和108座庙宇,时至今日,查济村虽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沧桑,不复有往日风采,却仍存有红楼、天申、麟趾等30余座石桥和10余座祠堂、庙宇,其规模较大的有元代德合厅屋,明代二甲祠、宝公祠、洪公祠、馏公祠,他们或二进或三进,两厢布局、类型多样,设计精美,雕刻细腻,如宝公祠,建于明代洪熙年间,有前、中、后三堂,门屋木雕上有两对狮子戏球,形成拱状支撑屋面,气势非凡。

图片来自安徽文明网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国家AAAA级景区)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位于皖南泾县城郊的水西山。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是1990年为了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50周年,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兴建并于1991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于2008年10月免费对外开放。
整座陵园以邓小平同志题词的“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纪念主碑为中心,结合山形地势,以入口纪念群、主题广场、主碑纪念广场和无名烈士墓四大纪念性空间序列,辅以“皖南事变陈列馆”有机组合而成。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国家AAAA级景区)
新四军军部旧址又称皖南新四军军部旧址,位于安徽省泾县云岭乡。设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1938年7月至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设此,指挥华中敌后各抗日战场的新四军部队。中共中央东南局也同时设此。云岭东接泾云公路,南依青弋江,西靠黄山,北望长江,风景秀丽。新四军军长叶挺有诗赞日:“云中美人雾里山,立马悬崖君试看。千里江淮任驰骋,飞渡大江换人间。”1939年2月,周恩来曾来此视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