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是安徽省省辖市,位于皖西北边陲,黄淮平原南端,西北与河南省接壤,西南与阜阳市毗连,东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与淮南市为邻。从商城王建都开始,亳州市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1986年撤县建市,同年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人、灿烂的文化,给古都亳州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胜古迹,基中有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一般文物古迹150处,丰富的人文景观成为亳州重要的旅游资源。亳州菜以徽菜为主,徽菜擅长烧、炒、炖、重油炒,讲究火功。亳州的小吃非常丰富。牛肉馍、油炸馍、麻花、小跑肉、锅盔……风味独特。
代表景区:
花戏楼景区
花戏楼景区,位于亳州北关花戏楼街北段,是以大关帝庙为主体建筑,由张飞庙、岳飞庙、朱公书院、火神庙和粮坊会馆等组成的古建筑群。
花戏楼景区有“三绝”:大关帝庙山门前耸立铁旗杆一对,直插云霄,旗杆高16余米,重两万四千斤,因其构思巧妙、铸造精细被称为花戏楼一绝;第二绝是山门上镶嵌的立体水磨砖雕,共雕人物115人,禽鸟33只,走兽67只,玲珑剔透,琳琅满目,不仅场面宏大,且雕工细腻;与山门紧紧相连的戏台上镶满大杨木透雕,共刻有十八出三国戏文题材的木雕作品,里里外外六百多个人物,因其精湛的雕工和绚丽的彩绘被誉为花戏楼景区一绝。
曹操地下运兵道
曹操运兵道,位于亳州市老城区地下,以大隅首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别通达城外,全长近八千米。整个地道经纬交织,纵横交错,布局奥妙,规模宏大,是迄今发现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军事战道。远远超过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古老城池的价值,被誉为“地下长城”。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古地道距地表深度一般在2-3米之间,最深处超过7米,有单形道、平行双道、上下两层道、立体交叉道等几种道型,内部设有猫耳洞、掩体、障碍券、绊腿板、陷井等军事设施,另有通气孔、灯龛等附属设施。
古地道出土有汉、唐、宋等各代文物,对研究我国古代军事建筑、军事战术以及曹操军事思想具有重要价值。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坐落于曹操、华佗的故乡亳州市有着“徽酒名镇”、“华夏酒城”之称的古井镇,园区建于1994年,主要依托闻名天下的古井贡酒及其衍生出的酒文化为主要展示内容。2008年10月,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被评为AAAA级国家旅游景区,也成为酒文化研究与参观的遗址景观园区。园区景点达四十余处,包括“华夏白酒第一馆”—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地下万吨酒库、醉酒屋、古井园、酒神广场等。其中两口千年古井及明清窖池群、明清酿酒作坊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之按四星级酒店标准扩建的古井山庄和在建的中华酒道馆,游客在景区里体验“原酒探秘”之旅的同时也可以享受个性化的吃、住、游、购、娱一条龙服务。
南京巷钱庄
南京巷钱庄景区座落于亳州北关老街南京巷19号,景区由建于清道光五年的南京巷钱庄和建于道光九年的万泰长两家钱庄组成,占地1300平方米。南京巷钱庄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钱庄建筑,景区内采取实物、蜡像等手法,再现了当时钱庄经营的场景,同时陈列有中国历代钱币展览。在这里您不仅可以欣赏古色古香的钱庄建筑,还可以通过展览实物遥想当年商人们经营兑换的场景,感受古人的智慧。1998年5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静宫
涡阳天静宫,俗称老子庙,又名中太清宫。是中国先秦伟大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诞生地、道教之祖庭。其座落在涡阳县城北,南距谷水(今称武家河)入涡处二华里,北枕龙山,三面环水,环境清幽。
天静宫始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始称老子庙。盖因桓帝梦见老子降于殿廷,乃颁旨在此立祠祀奉。此后,曹魏黄初三年(222年),隋开皇元年(581年)都奉敕修建过。李唐王朝,以老子为始祖,尊崇之极,屡加册封,钦赐庙额为”太清宫”并尊此庙为祖庙,大兴土木。其金碧辉煌,宏伟壮阔,不逊于帝王之都。唐末战乱,几成废墟。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至天禧二年(1018年)间奉敕重建。翰林学士盛度撰碑。
江宁会馆
江宁会馆位于亳州市古泉路北侧,是南京药材商人为经商方便,于清嘉庆12年(公元1807年)在圆觉寺的基础上集资改建的,具有祭祀神灵、交流信息、娱乐休闲等功能。
会馆坐北朝南,青砖灰瓦,现存山门、戏楼、配楼、钟楼、鼓楼、看楼、正殿、偏殿等古建筑52间。山门明间正门镶嵌砖刻“江宁会馆”四个大字,东西次间分别镶嵌“钟山”、“分秀”碑刻大字,意为将钟山之秀分置到亳州江宁会馆来。与山门相连的为戏楼,戏台前突,台上屏风彩绘“二龙戏珠”图案,上悬“秀接钟山”匾额,整座戏楼集南北建筑风格于一体,秀丽多姿。
江宁会馆对研究清代早期建筑艺术、宗教、商务等均具有重要价值,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资料来自亳州市文化旅游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