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元宵节,你去城隍庙赶庙会了么?记者早上10点过去城隍庙大院一看,好家伙!差点没挤进去,那人山人海相比春节长假有过之而无不及。庙会最精彩的内容都在昨天赶全了——有奖竞猜的灯谜、民俗文艺表演精选、各种非遗手工和展示,包括从未在新春庙会上露面的巢湖民歌也吹来一阵小清新的风气。如果你错过了昨天的表演,没关系,商报今天给你来个精彩回放。
赏大戏
全家16口人热热闹闹来赶场
【很庞大】祖孙四代的“快乐家庭”
六个大头娃娃和媒婆齐登场,骑毛驴的和划旱船的同台PK,这一出《红红火火过大年》好不热闹。 “妈妈你看,那个骑小毛驴的小孩比我还小呢。 ”台下7岁的一位小男生拍着巴掌叫好。
后台一打听,还真是,最小的表演者只有4岁。“我们叫薛莉家庭表演队。 ”66岁的薛莉女扮男装成老头造型的大头娃娃,“全家16口人,今儿都来了,最年长的是82岁。 ”以姓名命名的他们也是全场唯一一支家庭表演队。
“02年我在社区老太太的表演队里,04年获得合肥市快乐家庭运动会冠军后就带着全家组建演出队。 ”薛莉说,家里从父辈到儿孙辈都是民俗文化的爱好者,“踩高跷、划旱船都爱看。我们这个家庭表演队不同专业艺术团,主要是本色出演,技术含量不高,主要是逗大家一乐。 ”
【很新鲜】巢湖民歌“好得味”
“巢湖啊好哎依耶,好呀好风光,晴空耶万里来鸟飞翔,啊依耶嗨,鸟飞翔。渔民撒下千重网来,万担鱼虾呀堆满仓……”小水袖、小水裤、搭配小围腰,再梳上两根麻花辫,如此造型加上小清新的唱腔,首次登台的巢湖民歌让台下的观众拍红了巴掌。
“我们摆最后一个造型,台下一家人就冲着我们说:太好了,又是你们,谢谢你们。”李倩所带的艺术团此番来庙会,一口气表演了5首曲目,“清新、朴实,创作全部来自巢湖当地的生活:插秧、打号子、渔民的农活。 ”
【很专业】《欢乐锣鼓》表演化得了
“你们的表演真是化得了。 ”昨天上午,最后一支表演团队——徽州女艺术团演完《欢乐锣鼓》后,74岁的何奶奶特意到后台找到演职人员。上身着花色小吊褂、下面穿绣有孔雀图案的大甩裤,这一身民俗风的装扮,为的就是展现徽州韵律、烘托热闹气氛。
68岁的乐彩凤是团里最年长的,从越剧表演者转而成为女子艺术团总监、从事民俗表演,老太太说对艺术的热爱,让心态年轻、人看起来也就格外精神。“团里有近40人,45~68岁不等,每周排练4次,每天都要做劈叉、大跳、足尖的基本功。”领队许友华说,一次蹦跶两三个小时都不成问题,“队员们都是经过选拔的,我们也是专业队,主要从徽韵、黄梅、茶叶等元素展现民俗。 ”
动动手
面塑大师将传承面塑技艺
“叔叔,我想要粉红色的玫瑰花。 ”6岁的张美琪眼巴巴等的只是面塑,面塑大师武建付三下五除二做好十层花瓣、再贴上几片绿叶、撒上金粉、套上塑料纸——活脱脱一支娇艳玫瑰。“面塑不同泥人,不用上色,做的还要快,有点表演性和观赏性。 ”
元宵节,“武郎面塑”卖的格外红火,“一支有造型的面塑10元,一支小号的面塑圆珠笔5元,性价比很高。 ”武建付透露,今年准备在城隍庙附近开个技艺传承班,只要小朋友喜欢,象征性地缴点费用,无论多长时间,包教会。 ”武建付这么一说,张美琪的妈妈夏女士当场就给孩子报了名。(杨治国、张沛、卓也、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