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旅游工作年中会议专题采访之三
亳州:推进文旅改革激活旅游市场
——访亳州市旅游局局长杨立民
亳州已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1986年撤县建市,是安徽省三大旅游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新皖北旅游中心城市。亳州的历史人文景观,与黄山的自然景观遥相呼应,素有“南黄山,北亳州”之说。1986年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8年被评为“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今年上半年亳州市旅游总收入突破35亿元、国内游客近600万人次,市文化旅游公司实现门票收入377. 3万元。究竟是哪些因素推动着亳州旅游的发展?亳州旅游今后的方向又在哪里?为此,我们专访了亳州市文化旅游局局长杨立民。

亳州市文化旅游局局长杨立民
党政主导 强化项目建设
“亳州市委、市政府可以说是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发展,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强化党政主导的力度。”杨立民在采访中表示,亳州旅游的快速发展得以于发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上半年,亳州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汇报,研究召开了全市文化强市会议和推进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全市文化旅游业大发展大繁荣。 4月13日在利辛县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市长沈强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全面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旅游发展任务,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在旅游工作上都是亲力亲为,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推动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
2012年亳州市委、市政府将全市旅游发展资金提高到500万元,专门用于优化旅游项目建设、规划编制、市场营销和奖励资金。在政府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下,亳州市把今年确定为全市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推进年,制定下发了《毫州市文化旅游局项目建设推进年实施方案》,排出16个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其中市政府重点项目5项、局重点建设项目5项,招商引资项目2个、重点谋划项目4个)。
目前,亳州市入库项目146个,总投资额290亿元,其中中华药都养生园、老子生态文化产业园等11个项目进入省“861项目库”,今年上半年亳州市文化旅游局整理上报文化旅游项目12个,争取到了省级旅游发展资金200万,国家旅游发展资金200万元。《郑店子中华药都养生园项目》已进行深化设计阶段,被市政府列为全市年度十大重点项目之一,运兵道保护与利用项目正在进行新一轮邀标,南京巷钱庄扩建已全面开工,博物馆提升改造工程已经完工,华佗文化广场、亳州环球动漫嬉戏大世界、亳州民俗文化博物馆、华祖庵改造提升和毫州药都旅游商品购物中心等项目都正在有序推进。
“旅游要发展还是要靠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目前,总投资30亿元、占地870亩地的华伦广场建设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征地工作;投资50亿元、占地约1700亩的毫州环球动漫嬉戏大世界项目也已落户毫州;总投资3000万元的北海渔村酒店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9月份将建成对外营业。借助这些精品项目建设,我们有理由相信亳州旅游面貌将会取得崭新的变化,将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商落户亳州。”杨立民很有信心的跟记者说到。
宣传营销 促进品牌发展
“今年2月10日—4月30日,我们通过毫州晚报、毫州文化旅游网、中安在线、毫州政府网、国家旅游报等多家媒体网站广泛开展‘六十’名片有奖征集活动,近20万名游客参与,评选出毫州不得不看的十大风景名胜、不得不买的十大旅游商品、不得不吃的十种地方名吃、不得不知的毫州籍十大历史名人、不得不听的十大成语典故、不得不带的十种地产中药材,借着这次有奖征集活动对毫州旅游资源和产品进行了有效推介。”杨立民介绍说这次活动反响强烈,掀起了亳州旅游营销的高潮。
为了宣传亳州旅游,亳州市聘请了中国达人秀“菜花甜妈”为毫州市旅游形象大使并出席第四届中国毫州芍花养生旅游文化节,开展了道源寻家一一沿涡河徒步大赛,举办了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安徽省主场城市系列活动,策划了“毫州旅游品牌专列”和“上海一毫州旅游专列”营销活动,大面积的拓宽了亳州旅游的客源地市场。5月9日,亳州市文化旅游局与求真文化产业公司共同打造毫州文化旅游又一宣传阵地《毫州旅游》杂志创刊发行。这一系列宣传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别致,多层次,多角度宣传推介了毫州旅游,提高了毫州城市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
“近年来,亳州市以休闲农业、生态旅游、现代观光农业旅游亮点盆景层出不穷,但是还没有形成风景,没有形成品牌,作为皖北平原的桥头堡城市,旅游发展的潜力很大,品牌发展任重道远。”杨立民在采访中说“亳州旅游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就一定要树立自己的品牌,上半年六十名片的推广获得省旅游局的高度评价,下半年甚至以后几年我们要多策划这样一些活动,打响亳州旅游的品牌”。
深化改革 打造特色旅游
“目前,旅游业发展总体上来说机遇是前所未有,压力也是前所未有,旅游发展正在提速的大趋势不可逆转。我市旅游工作发展赶超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的态势十分逼人,目前特别是皖北的地市,大家都有后花园,谁主动谁就占优势,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作为改革的试点市,下一步要全面推动文旅改革,完成既定的改革任务。”杨立民语重深长的说到,下一步亳州将以作为全省旅游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县区文化体育旅游局班子建设。全面推进文化旅游企业改革,实行以任期目标制为中心的管理机制,以聘用制为中心的用人机制、以岗位工资制为中心的分配制度,不断激发文化旅游经营单位的活力。
亳州市自2009年6月启动文化旅游体制改革以来,经过三年的努力探索和实践,在行业管理体制、产业发展模式、资源整合方式上初步建立起大文化、大旅游发展格局,改革的综合效应初步显现。“通过全省旅游工作年中会议的交流我觉得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竞争态势逼人,比黄山、九华山、合肥等地我们先天不足,但是比皖北六市我们还是有一拼的,资源上我们好于他们,现在关键就是加快文旅改革,打造出亳州特色。”杨立民在采访中说到。
亳州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华药都,是农耕文化、道家文化、中医药文化和酒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名人辈出,是全省文化旅游资源大市。亳州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禀赋特色和大文化、大旅游发展的趋势,抢抓机遇,打破文化、旅游、广电、新闻出版原有体制,组建市文化旅游局和县区文化体育旅游局,从机构设置和职能整合上确保文化旅游大融合、大发展,真正突出亳州地方特色。
近年来,亳州市委、市政府相继配套出台了系列政策明确了文化旅游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促进了文化旅游改革顺利推进和快速发展。下一步,亳州市将继续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平台,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权相分离为主要改革内容,以市场经营为目标,鼓励通过兼并收购、合作合资等方式,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推进文化旅游企业联合经营、连锁经营、规模经营,在全市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打造、旅游线路整合上逐步实现统一开发、统一销售。
采访尾记:原定采访地点因为亳州市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的原因改到了涡阳县进行,期间,杨立民带着记者参观了涡阳颐生园农家乐、老子文化生态园生态餐厅等一些涡阳旅游景点,每到一处杨立民都会把全局人员召集到一起,指出景点的优劣势所在,分析每个景点发展的前景,坚定各地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全力实现赶超,实现年终旅游总收入60亿,旅游公司收入一千万。我们也相信随着亳州市在建项目落地开业,亳州旅游将完成新的跨越,必将成为皖北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