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总结“十一五”发展成果,并对“十二五”进行展望,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中国安徽在线网站旅游网特别策划推出大型新闻综合报道专题《崛起——安徽旅游“十一五”回顾》,拟从全省选取代表进行重点采访,以此展示安徽旅游“十一五”成就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中安在线年度策划——
《崛起——安徽旅游“十一五”回顾》系列访谈第三站
对话马鞍山旅游局副局长王晓瑾
——“抢抓机遇,跨越发展”

马鞍山市旅游局副局长王晓瑾
马鞍山一半是山水、一半是诗歌,大江、绝壁与诗仙、草圣相映成辉,而楚霸王项羽、三国东吴大将朱然赋予了这座城市英雄的气概。对马鞍山最情有独钟还是诗仙李白,一生七次游历马鞍山,这里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无不令诗仙流连忘返。在此留下5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最终选择这里作为自己的终老之乡。
历史,曾在这里演绎着风云变幻,而始终不变的还是那引人入胜的绿水青山。诗人的足迹,引领着无数中外宾朋来到马鞍山,领略李白诗中描绘的胜景,探访那些散发着岁月芬芳的历史遗迹……
近日,中安在线旅游网便走进了“诗城”马鞍山,采访马鞍山旅游副局长王晓瑾,谈谈马鞍山旅游“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以及“十二五”期间的目标和愿景。
中安在线:请简要介绍“十一五”期间马鞍山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王晓瑾:回眸“十一五”,盘点诗城旅游,我们感到无比欣喜:通过几年的规划建设和资源整合,初步形成了沿江旅游带、中心城区旅游片区、城市东部旅游片区、青山旅游片区“一带三区”的旅游业总体空间布局,旅游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旅游品牌创建成效显著、旅游客源市场逐渐扩大、旅游产业体系日臻完善、旅游发展环境明显优化、旅游经济实力稳步提高。我市旅游总收入从2005年的12亿元增加到40亿元,5年净增将近30亿元。
中安在线:十一五期间,马鞍山旅游发展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您觉得,最宝贵的经验是哪些?
王晓瑾:经验有很多,首先是实施政府主导,强化部门配合。我们着重强化政府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规划布局、资金投入、项目立项、宣传促销、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和产业引导作用。加强部门配合,形成发展旅游合力。
其次是狠抓招商引资,拓展项目建设。规范和提升传统旅游景区,开发和建设新兴旅游景区,不断提升品位、提高档次,目前形成了运动、沐浴、美食、生态、乡村、都市这六大系列休闲旅游产品。
再次,我们重视加强宣传促销,努力拓展客源市场。围绕创建“山水诗都”城市形象,进行主题定位、设计包装和宣传促销。建立健全旅游宣传促销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促销机制。建立政府整体形象宣传和企业产品宣传相结合的宣传促销机制。
最后,着力加强行业监督管理,提升旅游行业素质。加强旅游企业的规范与培育,加大旅游质量监管和检查力度,切实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旅游市场的规范有序。积极开展各类旅游创建活动,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产业素质提档升级。
中安在线:马鞍山人杰地灵,特别是“诗仙”李白留下了50多首脍炙人口的动人诗篇,被世人所熟知。对于开发整合“李白文化”马鞍山未来有何计划?
王晓瑾:李白是马鞍山旅游业的一张名片。在这里,李白被尊为“游仙”,他对马鞍山这一带怀有独特的情感,他一生多次游历此地,在马鞍山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2年,最终选择了马鞍山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在这儿写下了《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等大量的诗篇。
我们编制的《马鞍山市城市(旅游)形象总体策划》,就是以李白诗歌文化等为主线,提出城市形象理念,建立、推广和塑造城市形象。近年来,我局加大旅游城市宣传力度,主推“李白钟爱的山水都”等旅游宣传口号。每年举办的李白诗歌节,极大地提升了我市的文化品位。从2007开始,我局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马鞍山李白国际户外旅游节,同时每年参与的“宁镇扬马”联合促销,我市也都以李白和诗歌文化为重点加以大力营销,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较好地树立和宣传了我市以李白、李之仪、郭祥正等文化名人为名片的诗城形象,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当前,我们正在筹备与相关城市旅游局组建“诗仙李白旅游带”旅游合作联盟,李白游踪旅游带沿途经过马鞍山—九江—武汉—宜昌—重庆—绵阳—江油,在李白诗歌节期间将举行李白游踪旅游带自驾游开通仪式,把诗仙李白旅游带打造成国内、国际知名旅游品牌线路。
中安在线:第五届“李白国际户外旅游节”将在四月底举行,马鞍山将如何发挥“诗城”魅力,提升整体形象面貌呢?
王晓瑾:举办马鞍山李白国际户外旅游节,是我市继举办“李白吟诗节”和“李白诗歌节”后的又一重大节庆活动,也是贯彻我市建设休闲旅游基地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我们就是要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马鞍山李白国际户外旅游节”,为海内外的户外运动和旅游爱好者群体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宣传山水诗都的美景和诗仙李白文化的魅力,同时提升拓展旅游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带动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
中安在线:正在开发的“濮塘风景区”、“采石矶”、“李白墓园”等景点,情况如何,请简单介绍一下。
王晓瑾:“濮塘风景区”、“采石矶”、“李白墓园”是我市的主要景区,下一步,强力推进采石风景区资源整合,按照国家5A旅游景区开发采石旅游综合体,成为带动全市旅游发展的龙头景区。濮塘风景区正在打造总面积58平方公里的濮塘旅游度假区,高起点、高标准地开发温泉、度假、生态养生、康体运动等休闲旅游业态,最终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李白墓园建成全国性李白文化主题景区和唐诗研究基地,塑造“中国第一诗山”的旅游形象。
中安在线:马鞍山将如何打造自己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李白文化”在整个马鞍山旅游形象中地位如何?
王晓瑾:我们将持续推广、强化“山水诗都,休闲名城”的旅游形象,以拓展旅游市场容量和业绩为根本目标,按照“依托大南京,主攻长三角,拓展环渤海,兼顾珠三角”的市场策略,整合社会各类营销资源,加大宣传促销投入,利用媒体及网络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宣传营销。
李白文化是我市旅游业的重要卖点,我们将深度开发李白文化等诗歌文化,做强诗歌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以中国李白诗歌节、李白国际户外旅游节、“诗仙游踪”自驾车旅游节等重大节庆为载体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宣传面和影响力。
中安在线:马鞍山“十二五”旅游规划有哪些内容?有什么样的目标?未来五年,马鞍山旅游将会发展怎么样的变化?
王晓瑾:展望“十二五”,马鞍山获得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长江大桥等交通的改善,与南京、长三角等地融合的加快,中央、省、市各级对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产业联动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区域联动,南京休闲度假产业迅速发展对马鞍山的客源溢出等等发展机遇。面临这些,我们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地踏上的新征途。
思路决定出路。我们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顺应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趋势,贯彻1255城市发展战略和6653现代产业体系,依托新一轮城市规划,以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加快旅游产业化进程,完善城市休闲旅游功能,强化“山水诗都、休闲名城”旅游城市形象,实施“政府主导、休闲城市、产业融合、品牌塑造、文化提升、项目为先”六大战略,大力拓展,转变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构筑以滨江山水文化旅游带、中心城区都市休闲旅游区、城东濮塘休闲旅游度假区、青山太白文化旅游区、横山生态旅游区为依托“一带四区”空间战略格局,打造文化、休闲、工业、生态、度假、商务会展等休闲旅游精品体系。
在新的5年,把马鞍山建成布局合理、体系完善、功能完备、管理高效、竞争力强的优秀旅游城市,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性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使马鞍山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中安在线:最后,请王局长用一句话向广大游客推介一下马鞍山的旅游资源。
王晓瑾:马鞍山是一座既现代又富有历史底蕴的城市,拥有五大旅游资源:中国第一诗山——青山、亚洲第一大河——长江、世界级大诗人——李白、千年传承的诗歌文化、南京都市圈游憩带。
中安在线:请跟我们说说你从事旅游以来的感受。
王晓瑾:旅游业是快乐产业,我从事旅游既是幸运的,又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