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旅游 > 市县播报 > 宣城

宁国市港口镇:打造红色好风景

2021-06-24 09:24:59 来源:中安在线

  近年来,宁国市港口镇党委政府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从巡察反馈的问题、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找准组织建设的难点、党员关注的重点、乡村振兴的切入点,确定了农村党建“115工程”发展思路——精心打造一条党建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培育壮大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大力实施村(社区)干部素质提升、“一村一品”党建品牌化、“清廉乡村”建设、党建信息化和乡村治理五大工程。

  一条路线,串起沿途红色小景点

  今年,党史学习教育掀起热潮,位于港口镇凉亭村境内的长征主题拓展线路迎来一批又一批前来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的团队。这里是全市最热门的红色教育基地之一。

  港口镇长征主题拓展线路全场10.9公里,借助当地珍稀树木博览园的蜿蜒山路,借景入魂,还原江西瑞金出发点、飞夺泸定桥、乌蒙山回旋战、懋功会师、过草地等长征场景,设置重温入党誓词、参观长征简史馆、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等环节,是集产、教、研为一体的党性教育锻炼基地。

  以长征主题拓展线路为党建元素,以中国珍稀乡土树种博览园为自然观光点的“红色记忆”主题景区,是港口镇党建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中的重要一站。

  港口镇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既有千年龙窑、皖南花鼓、古镇杜迁等人文历史,又有奇景山门洞、皖南小九寨、江南第一湾等自然风貌,也有原港口煤矿、水泥厂等工业遗产。

  近年来,港口镇结合当地资源,围绕“党建引领、文化铸魂、旅游兴业”思路,着力打造一条全域党建文化精品线路,将党建工作与文化传承高度融合,让创先争优和乡村旅游同频共振。

  这条线路,以全国首个摄影艺术乡村西村村为起点,以现代气息浓厚的港口村路东新区为终点,全长50公里,串起了沿路的特色景点和红色元素——以“党旗更鲜艳”为主题,突出西村村“三变”改革、灰山村“网格化社会治理”、凉亭村“三户两诺一基金+乡贤文化”等党建特色品牌,为打造精品线路指明方向;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重点,深入挖掘国家级非遗皖南花鼓戏、省级非遗柴烧龙窑制陶技艺和石文化、乡贤文化、红色文化等元素,为打造精品线路注入灵魂;围绕全域旅游思路,串联西村景区、石头传统村落、千年龙窑特色区域等景点,形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乡村旅游新格局,为打造精品线路增添活力。

  “目前,随着党建文化精品旅游线路的落地,港口镇党建综合体初步建成,多元深度融合持续加速、党建引领辐射作用进一步显现。”港口镇党委书记李华说,“特别是通过精品线路的打造,使党建、文化、旅游呈现出竞相发展、相互融合的局面。”

  近年来,港口镇通过精品线路的打造,党建工作实现了建强示范点、连实精品线、拓宽工作面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港口还强化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鼓励返乡农民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党建品牌创建、文化产业振兴、乡村经济发展协同推进、互促共赢,让精品线路不仅成为一条特色“党建路”,更成为一条独特的“产业路”。

  一批项目,掀起乡村振兴大热潮

  “虽然我的农家乐比较偏僻,但靠近花海景点,现在路修好了,车子能直接开到门口,来吃饭的游客比较多。”山门村明月农家乐的老板明宗凯是村里的老党员,也是村里第一批创办农家乐的人。回想起当初办农家乐的情景,明宗凯表示,“当初村干部三番五次来家里做工作,动员我开农家乐。现在生意好了,收入上去了,离不开村里的支持和引导。”

  山门村位于港口镇西南部,有着得天独厚的喀斯特溶洞风光。以党建引领,山门村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让自然资源成为乡村发展的宝贵财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如今,在山门村,乡村瓦房变成特色民居,农家乐、民宿如雨后春笋,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做起了生意。

  港口镇辖7个村、2个社区,除园区开发村以外,集体经济普遍存在无钱办事、运转困难等突出问题。近年来,港口镇把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施党建“115”工程的重点来抓,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着力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发展愿景。

  立足发展实际,港口镇确定了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以农村“三变”改革为动力,以特色小镇为抓手,积极探索培育壮大集体经济有效形式的发展思路。2016年,在集中化解村级债务的基础上,设立“360发展基金”,着力帮助集体经济薄弱村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让村级组织“轻装上阵”,增强发展集体经济的动力。2019年,港口镇又设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鼓励集体经济薄弱村因地制宜谋划经营项目,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产业兴、乡村兴,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大投入、好引导。按照“一村一策”和分类指导原则,港口镇不断探索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对于开发的村,严格管理村级财务,增加经营性资产,多渠道促进村级资金保值增值。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村,结合农村“三变”改革成效,盘活土地、山场、房屋等农村闲置资源,采取入股、租赁、转包和发展乡村旅游项目等途径,多渠道增加集体收入。对集镇服务功能的村(社区),采取城市综合服务、投资城市功能性项目、物业管理增值服务等方式,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到2019年的时候,我们全镇村(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到了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有5个。”李华介绍道。

  目前,港口镇已初步构筑起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以副中心城为龙头,以千年龙窑、世外桃源、西村花鼓、树木博览、茶香慢城五个特色区域为重点,以主题村落、主题景区和工业文化遗产等为补充的“1+1+5+X”发展格局。“一个是乡村振兴‘1+1+5+X’,一个是农村党建‘115工程”,这两个‘115’,形成了推动港口发展的强大引擎,使广大干部群众思路明确、方向明确、措施明确,从而形成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该镇相关负责人总结道。

  多维着力,管出和谐乡村新气象

  近年来,港口镇党委找准党建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以党建五项工程为载体,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村(社区)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培养实干为民的好干部。依托“杜迁学堂”等载体,开设村镇干部大讲堂,组织党(总)支部书记上讲堂,特别是引导一线村(社区)干部走进群众去调研问题、走上讲台来反映问题。与此同时,实施镇村干部“双向挂职”,开展优秀村组干部评选活动,建立健全“1+1+X”目标考核体系,制定村(社区)干部日常管理办法,探索村(社区)干部关爱行动十条,实行村(社区)主要负责人领衔课题研究,全面提升村(社区)干部综合素质。

  “一村一品”党建品牌化工程,凝聚催人奋进的正能量。找准党建工作与服务发展的着力点,鼓励各村(社区)在乡村治理、农村“三变”改革、网格化社会治理等方面大胆探索,开展党建品牌化评选和观摩活动,形成“一个党组一个品牌”的党建工作新格局。目前,9个村和社区均创建了自己的党建品牌,形成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清廉乡村”建设工程,营造风清气正的好氛围。突出基层党建、乡村治理、监督执纪、乡风文明四大重点,建成了会计结算中心和招投标中心,制定了村级权力清单37条、村(居)“三资”管理办法、村级工程和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廉政管理五项制度等,构建出全面高效的廉政体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凉亭村大洪芙蓉园为基础,建设了廉洁文化展示馆和廉洁文化长廊、公园、广场,建成了全省首个廉洁文化主题景区。

  党建信息化工程,搭建智慧服务的新平台。采用云计算+大数据+APP模式,完善“港口智慧党建云平台”2.0系统,深化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反映事项处置、党组织治理四大功能,畅通为民服务新渠道。

  实施乡村治理工程,探索多维共治的新模式。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原则,在山门村探索构建村级组织治理、基层协商治理、“微权力”治理、新型社区治理、文化生态治理新模式,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

  “确定一个思路,就要一以贯之地去坚持。党建‘115’工程,形成了自上而下、齐抓共管的推进机制,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体系。”正如李华所说,港口镇以农村党建“115”工程为引领,探索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管理与创新,这是一条符合港口实际的发展之路。为了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拉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标杆,港口镇党委还出台了《港口镇村级党组织高质量发展12条标准(实行)》,从政治引领、红色阵地、组织体系等12个方面,确定了基层干部看得懂、做得了、行得通的31条具体标准,为把港口镇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先行区、全域旅游的示范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区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章玲峰 余洁红)


大美安徽 更多+
文旅安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