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旅游 > 市县播报 > 黄山

新安江畔,璀璨非遗展风华

2023-11-13 10:38:09 来源:黄山日报

  非遗大展开幕现场 樊成柱/摄

  11月10日晚,新安江畔,在清微淡远、意境悠长的琴音中,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拉开序幕。

  作为本次大展的重头戏之一,在屯溪河街举办的传统工艺非遗大集汇聚了全国各地150余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设置有舌尖留香——非遗美食品鉴展、“金艺”求精——金属工艺作品展、锦绣中华——刺绣类作品展、织造未来——草柳藤编织类作品展、巧夺天工——雕刻类作品展等5个特色展区,充分展示各地独特鲜明的历史底蕴和非遗传统技艺的文化魅力。

  造型“头似石榴嘴儿、底如托宝瓶”,口感酥脆香甜、久放不绵的桂发祥十八街麻花;经整料、雕刻、熨烫、着色、粘贴、装裱等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的芦苇画;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色彩鲜艳,人物眉目传神、服饰飘逸的面塑作品;由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雕刻而成,以浮雕、立雕、镂空雕等手法雕琢的核雕……各项非遗精品引得市民游客纷纷驻足欣赏或品尝,大家在购买非遗产品、体验非遗技艺、参与非遗活动中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棕编技艺是汉族传统的手工艺之一,2011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棕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大多用棕榈树叶,棕榈树丝为原材料。”庐州棕编项目传承人杨先胜介绍,大多数作品的完成需要经过多道制作流程,短则20分钟,多则1天。希望大家通过作品关注棕编工艺,他也将一如既往把这份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编织的美好。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与粤绣、湘绣、蜀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我们的绣品图案秀丽、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地方特色浓郁。”苏绣传承人卢梅红在传承苏绣精湛技艺的同时,在针法和题材上开拓创新,融绘画、摄影表达效果于作品中,形成了独特艺术风格。她希望通过展示,让更多人喜欢苏绣,爱上苏绣。

  在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展位前,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画像鬼斧神工,气韵天成,市民游客驻足欣赏,纷纷咨询价格。“我买了知了铁画和蟋蟀铁画,当作收藏蛮好的,小孩也喜欢。”市民俞秋好说,非遗大展机会难得,自己能来欣赏一番,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非常有意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每两年举办一届,今年是第六届,已成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研究、保护的重要平台,本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我市的成功举办,将推动黄山旅游经济业态和非遗文化的融合发展,不断激发非遗传承新活力,打造非遗传播品牌。(汪 悦)

大美安徽 更多+
文旅安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