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旅游 > 市县播报 > 黄山

黄山市:山美水美城更美

2020-11-25 09:37:00 来源:安徽日报

  文明者,美而有序。

  初冬时节,新安江畔,碧水与蓝天辉映,青山与白云相随,游客流连忘返,居民颐颐而乐;城市主干道车水马龙井然有序,背街小巷清新雅致,文明韵味融入乡土风味、城市情味、生活滋味,令人回味无穷。

  旅游城市到文明城市的距离有多远?黄山市这方文化厚土上,文明是一种精神传承,是一种现代化重构,是150万人民群众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从不懈怠,从未停歇,6年创城路上,每一步足迹、每一处变化,都凝聚着当地干部群众追梦的心血和汗水。

  从“旅游城市”到“文明城市”,内外兼修塑造文明风貌

  绿水青山,天赋于皖。素有“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美誉的黄山,是海内外闻名遐迩的旅游城市。在很多外地人心中,黄山代表着安徽。

  漫步在黄山城区的街头,宽阔整洁的人行街道、造型别致的街头小品、色彩斑斓的道路绿化,错落有致的居民小区,井然有序的农贸市场,快捷便利的交通网络,处处生机勃勃而又和谐宜居。

  自黄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背街小巷悄然“换妆”,“脏乱差”变身“绿富美”,“龙须沟”升级成“后花园”……新安江畔天常蓝、山常青、水常绿,常年开启美景“滤镜”模式,一步步刷新城市颜值。

  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水平,不但看颜值,更要看“气质”。

  “这里不但山美水美景美,而且路美城美人美,让人惊讶。”吉林游客杜盛告诉记者,他第一次到黄山旅游,赞叹于“礼让斑马线”的别样风景。不论是驾驶员的停车礼让,还是行人的含笑致谢,举手投足间皆为风景,这既是黄山市民文明素养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写照。

  从“景”到“人”的转变,从颜值到“气质”的转变,得益于黄山市牢牢把握文明城市创建的内涵,紧扣“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实现文明创建与城市发展共生共长。

  文明流淌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从义务清理小区垃圾的老人,到“小手拉大手”的学生;从为环卫工人提供温暖的爱心商家,到帮助走失老人找到家的热心市民;从顶风冒雪的社区网格员,到穿梭不息的文明志愿者……每个黄山人用一言一行,齐心协力参与到播撒文明种子的行动中来。

  创文明城,育文明人。“我们聚焦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倡导文明风尚,坚持示范引领,强化监督约束,大力引导市民树立文明观念、养成文明习惯、争当文明市民,充分展示城市美好形象,增强城市软实力。”黄山市委书记任泽锋说。

  从“来者心仪”到“居者心悦”,创建惠民共享文明成果

  “这几年城市变干净了,小区的变化太大了,楼道‘花脸’变‘白脸’,社区还给我们装上楼道灯,创建文明城市最大的受惠者是咱们老百姓。”家住屯溪区戴震路社区沙洲新村居民李明感慨地说。

  沙洲新村并不“新”,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原本有17个进出口,是名副其实的开放式老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后,以前的“私家菜园”变成公共车位,垃圾场变成健身广场,乱搭乱建的大仓库变成儿童乐园……对于身边的美好变化,居民看在眼里、挂在嘴边、记在心上。

  “我们践行开门创建,老旧小区改造问政于民,收集民情民意,把居民心中一件件堵心事变成暖心事。”屯溪区戴震路社区居委会主任胡小燕说。

  道路硬化、绿化美化、楼道刷新、停车位规划、增设充电桩……创城以来,黄山市共完成棚户区改造6954套,整治老旧小区918个,新(改)建中心城区道路41条,新增停车场泊位3534个,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以前是踮着脚来买菜,一不小心就会踩上‘水雷’,现在可以推着婴儿车来逛菜市场,环境既整洁又亮堂,买菜也变成了一种生活乐趣。”屯溪区黎阳镇万贯菜市场附近居民陈钟说。

  据了解,屯溪区有7个农贸市场,由于经营产权各异,大多市场存在基础设施老化、配套设施不完善、卫生环境脏乱差、管理手段单一粗放等问题,一直是创城路上的“老大难”。

  今年4月,屯溪区通过协商谈判,统一回收经营权,并投入2200余万元,对所有农贸市场实施改造,引入农产品大数据平台,建立经营者诚信经营台账,在全省率先取缔农贸市场活禽交易,打造菜品可追溯、环境易管控的“超市化+智慧化”市场。

  “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身边处处是美景,在这儿生活真的很幸福。在外地工作的老战友很羡慕我,她打算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来黄山定居养老呢。“黄山市民曹秀芳女士自豪地说。

  来者心仪,居者心悦。黄山市大力推进城市道路、公园广场、交通拥堵节点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新(改)建中心城区道路41条、公交站亭7座,增设出租车停靠站点48个,新建大型停车场4座,新增停车泊位3534个,让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共享“创城红利”,感受岁月静好。

  从“精细精致”到“常态长效”, 处处彰显城市文明之美

  汗水落处,有兰芬芳。“车让人、人让车”渐成常态,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文明新风引领风尚……一个个文明的细节如和煦的春风,绽开百姓心头文明花朵,化作生机盎然满园春色,汇成社会文明的“大气候”。

  行走于黄山城区样貌不同、韵味不同、景致不同的背街小巷,在精雕细琢中感受城市的精致之美。放眼望去,路旁的树冠下长椅石凳一字排开,供市民和游客歇脚休憩,在细枝末节体会文明的精细之美。

  “一个个细节的提升,提高了城市文明的水平,一个个细节的背后,是文明城市创建为民惠民理念的体现。”黄山市文明办负责人说。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征途上,黄山市致力于做好文明创建细节,通过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让城市的内涵品质不断提升,处处彰显城市文明之美。

  精细精致能否一如既往,文明创建能否常态长效,关键在有没有制度支撑。

  黄山市不断健全“一日一巡查、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考核、一季一测评、一年一奖惩”的工作机制,搭建“创建大家谈、创城曝光台、创城随手拍、市民巡访团”等群众参与平台,督查整改创建问题5.5万余个,见证这座城市成长和成熟的文明足迹。

  “我们现在是全国文明城市的市民了,一方面习惯了环境优美、秩序优良的生活环境,一方面要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希望文明创建持之以恒,让山美水美城更美。“黄山市民曹秀芳说。

  文明创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跻身全国文明城市之列的黄山市,将不断深化文明创建,健全常态长效机制,提升创建工作水平,努力为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大美安徽 更多+
文旅安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