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旅游 > 市县播报 > 淮南

淮南:打造乡村振兴“红色样板”

2021-11-18 09:45:08 来源:淮南日报

  “三河两带风景独好,羊肉糯米十里飘香。”这是凤台县朱马店镇的真实写照。从沃野千里、谷物摇曳的糯米生产基地,到田园秀美、美食琳琅的美丽乡村,再到整齐排列、极具规模的糯米加工企业,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朱马店镇徐徐展开。

  近年来,朱马店镇充分发挥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服务和保障功能,探索出一套乡村振兴工作法,谋划出一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开出一张乡村治理新药方,致力打造具有红色印记且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朱马店特色的“红色样板”,围绕“三河两带”做文章,紧紧抓住茨淮新河、港河和永幸河“三河”地理资源,开发清洁能源,夯实乡村发展基础,构筑交流学习平台,广泛宣传党的主张、坚决贯彻党的决定、坚强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

  科学设计特色小镇“施工图”

  该镇充分认识特色小镇是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党建引领、系统规划、科学布局,立足镇情,从细节入手,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培育发展主导特色糯稻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产业“特而强”,其中“徐桥”、“徽糯世家”糯米先后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标志”称号。大力发掘和保护清泉观、太庙历史文化一脉相承,扩面提质开发采摘园、美食街、休闲垂钓中心等旅游服务项目,吸引游客和政客团体参观学习,不断推动一二三产业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多样化、现代化、艺术化方式,增添美好乡村“洋”气,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初具规模,五年来累计实现招商引资14.673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选优配强素质过硬“施工队”

  乡村振兴的推进需要广集众智、汇聚众力,朱马店镇补足人才短板,配合4支工作队驻村扎点,充实选派29名干部包村包户,选派帮扶、干部包村的长效机制得到完善,激发了镇村发展的一汪“活水”。吸引并鼓励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党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20余名,选拔担任村支“两委”队伍,夯实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实施“人才回家”工程,联系凤外企业家、科研家16人,鼓励他们反哺家乡,承诺提供政策优待、金融优惠,吸引优质人才返乡。

  严格标准精心浇筑“主架构”

  乡村振兴目标明确,该镇坚持实字托底、干字为先,重点要解决农业基础薄弱问题,进一步提升路、电、水、渠、桥等基础设施,支持全镇11家农业合作社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落实统一生产经营面积7111.69亩,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依托,吸纳乡贤、公益人士及离退休老干部60人充实乡村治理网格化管理队伍,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完善片警、村医功能,形成指挥体系明确、人员机制健全、基础设施完备、项目发展前景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架构,2021年被确定为安徽省第二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创建乡镇。

  广开门路办好宣传“推介会”

  乡村振兴需要家喻户晓才能得到群众支持参与,建设成果广而告之才能吸引企业游客光临。如何做好乡村振兴的宣传推广也是当地的重头戏,秉承节约高效、简洁大方的原则,朱马店镇制定了完整可行的宣传体系,丰富宣传形式,组织学校、作家协会开展“我和我的家乡”征文比赛,择优选择美文、好文在党建先锋微信公众号、先锋网、政府网为基础刊登宣传;开展“抖出家乡美”短视频制作大赛,立体式展示特色小镇自然风光、发展成就、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激发广大群众热爱家乡的深厚情怀,助力乡村振兴,探索走出一条“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记者刘银昌 通讯员许虎)

大美安徽 更多+
文旅安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