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旅游 > 市县播报 > 淮南

逐绿而行久久为功 美丽淮南渐行渐近

2021-09-26 10:18:52 来源:淮南日报

  城市之美,美在生态。

  今天的淮南,“天空蓝”成为市民微信朋友圈中的常客,时不时亮相“刷屏”;黑臭水体治理,让一条条“臭水沟”变成了水清岸绿的“清溪流”;瓦埠湖、焦岗湖、高塘湖正在“一湖一策”推进综合治理,“三湖”名片越擦越亮;上窑山、舜耕山、八公山,植绿补绿护绿一直在行动,三山竞秀为淮南大地增色添彩……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淮南,正在渐行渐近。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这五年,淮南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两山”理论,高站位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水平深化环保改革,高强度推进绿色转型,努力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

  如今,漫步淮南大地,绿韵为裳,映照着干群一心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不懈追求;山水塑形,见证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实践。

  这五年,“大生态、大环保”格局日益形成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举一纲才能万目张。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系统工程、细致工程,只有及时跟进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兴至又兴,才能有效彰显文明厚度和温度。

  处于产业转型特殊时期的淮南,产业结构偏煤偏重,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污染排放总量很大,污染防治任务十分繁重。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淮南市理清工作思路,加强统筹谋划,擘画生态文明建设新蓝图。

  在总体战略上,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对淮南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了全面部署。

  在工作路径上,明确了淮南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六大标志性战役”,即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地保护、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淮河保护修复、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的攻坚战。

  在制度设计上,积极推进建立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行业管理、环保监督、群众参与的“大生态、大环保”格局。

  这些顶层设计与谋划,为淮南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淮南样板绘就了蓝图,规划了路径,奠定了基础。

  这五年,“绿色淮南”的生态颜值全面提升

  田家庵区第十五小学教师黄友权是位摄影爱好者,他的镜头记录了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变化。他说:“作为土生土长的淮南人,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在持续好转,‘天空蓝’不再难觅,一波碧流、鱼翔浅底的景象随处可见,身边的绿色更加充盈,城市环境越来越美。”

  5年来,淮南市坚持以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和依法治污为总思路,聚焦短板,立足治本,紧盯重点环节,注重源头治理,推进综合防治。通过强有力的措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持续凸显,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蓝天白云的好天气成为常态。通过2018-2020三年蓝天保卫战攻坚行动,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597,相比2017年下降15.7%;其中PM2.5浓度下降18.4%;PM10浓度76微克/立方米,下降25.1%。优良天数比例增长9.7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仅3天,减少12天。

  河湖已然悄悄变了模样。2020年,全市国考地表水断面达标比例85.7%,完成了国家“十三五”终期考核指标。县级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比例100%,地下水考核点位达标比例100%。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绿色大地孕育新希望。截至2020年底,淮南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5%、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90%,2项指标均提前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得到进一步管控。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以来,淮南市绿色“成绩单”越来越喜人:截至8月20日,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42.1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居全省第8位;优良天数比例75.4%,改善幅度居全省第7位。上半年8个国家考核地表水断面达标比例为87.5%。

  这五年,“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丰硕

  蓝天越来越多,河水越来越清,青山越来越秀美,生态颜值越来越靓丽。素有“楚风汉韵、能源之都”美誉的淮南正在精心描绘一幅以“绿色”为“底色”的生态淮南新画卷。

  5年来,淮南市上下同心、干群同力、通力协作,汇聚出最强大的“绿色合力”,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淮南。

  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截至2020年底,完成“三线三边”燃煤锅炉淘汰和改造项目673个,取缔经营性小煤炉8957个。城市建成区内燃煤锅炉全部淘汰。市辖区全面实行烟花爆竹禁燃禁放。

  持续推进碧水保卫战。在所有县级以上水源地设置了水质预警监测自动站,关闭拆除县级以上水源地保护区内的码头50余家。完成了一水厂取水口上移工程。总投资约11.12亿元的瓦埠湖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中涉及淮南市的68个项目全部完工。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全市共完成290个建制村农村环境整治任务,超额完成“十三五”要求的248个建制村的农村环境整治任务。34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部完成,成功实现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

  污染防治,非一日之功,更非一蹴而就,是永远在路上的艰苦战役。今年以来,淮南市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自觉的行动,向环境污染宣战,努力让绿色成为淮南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深度开展夏季臭氧攻坚,对全市196家企业制定了夏季错峰生产方案并严格执行。加快电厂超净排放改造,田集电厂、顾桥电厂、新庄孜电厂、潘三电厂等4家电厂达到超净排放水平。组织高污染车辆专项整治行动56次。开展了焦岗湖流域联防联治工作,积极强化流域共商,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湖区治理,全面开展圩堤拆除行动和以渔净水,着力改善焦岗湖水体水质。建成了年收集利用5万吨废有机溶剂企业淮南中建材腾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淮南市康德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提质扩容7吨/日的医疗废物处置改扩建项目已经建成。

  这五年,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之路步履坚定

  日益向好生态答卷的背后凝聚的是全市上下对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念,是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不变情怀。

  为产业发展加竞争力,为生态环境减破坏力,“一加一减”之间,淮南凝聚绿色力量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变革,释放蓬勃动能推动产业转型,用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证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淮南市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着力增强绿色创新动能,高质量打造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

  市发改委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推动淮南全面绿色转型,要结合淮南市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调整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十四五’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及清洁能源、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同步,要积极改善能源结构,谋划建设新能源基地,推进光伏、风电、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

  绿色转型按下“快进键”。据悉,淮南市“风、光、储”和“风、光、火、储”等2个电力一体化项目,已通过省级评审并上报。淮河能源、中煤新集实施煤电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加速推进,全力打造“智慧矿山”。

  市经信局启动了淮南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确定了目标任务。目前,淮南市3家企业国瑞药业、陕汽重卡、春升新能源3家企业进入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17家企业进入省级绿色工厂名单,19家企业进入市级绿色工厂名单。

  精心培育,花开满园。淮南市涌现出一批在绿色制造、绿色发展、节能减排领域具有代表性企业,如国瑞药业、润成科技、金科再生资源、中信格义循环等,带动绿色制造产业向高水平、高层次发展。

  5年来,淮南市着力探索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升级之路,绿色根基在踏石留印的过硬举措中不断夯实,让美丽与发展共赢,“颜值”与“产值”兼收。

  榜单不同,底色相同。这些成绩,记录着淮南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更记录着淮南市向绿色发展、生态文明跃升的轨迹。

  逐绿而行,久久为功。阔步新征程,淮南市生态文明建设思路愈加清晰,步履愈加坚定,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家园,一幅秀美的生态文明长卷正在淮南这片大地徐徐展开。(记者周玲压题图片由记者倪军摄)

大美安徽 更多+
文旅安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