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旅游 > 市县播报 > 池州

池州:激活地域文化资源 打造城市靓丽名片

2021-09-13 10:18:50 来源:池州日报

  位于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内的唐茶村落景区鸟瞰图。记者左泽川摄

  黄梅戏大戏《旗映牯牛降》入选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创优秀剧目展演;贵池傩戏、青阳腔、石台目连戏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戏曲公益性演出(濒危剧种免费或低票价演出)项目;“悦动池州·综艺沙龙”文化活动群众喜闻乐见;《池州市古建筑保护和管理条例》顺利出台;批准命名“白笏章氏吟诵”等12个第四批市级非遗项目……

  一个个响亮品牌,一项项文化精品,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串起了池州“文化名市”战略的精彩,打造出独具魅力的池州城市名片。

  文化雨露遍洒城乡

  走在池州的大街小巷,一股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文化广场上,文艺演出轮番登场,精彩连连;社区活动中心,书画爱好者挥毫泼墨,抒发豪情;图书馆、农家书屋里,城乡百姓惬意阅读,争相汲取文化营养……

  五年来,我市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五年来,我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常态免费开放,全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9.72%、99.76%,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8.2%。创建全国公共文化示范项目“基层群众文化结对辅导”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秀示范项目,并荣获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线上大赛二等奖。

  五年来,我市实施“送戏进万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农家书屋运维等文化惠民工程,创新开展“悦动池州”“非遗沙龙”等30余个品牌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公益性文化活动5000余场,“基层群众文化结对辅导”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如今,文化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文化的雨露已经洒遍城乡大地,滋润着每个池州人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文化薪火守望相传

  2020年10月,“匠心筑梦——中国脱贫攻坚民间艺术作品展”云上开幕。东至县文化和旅游局选送的“何氏泥塑”作品《瓜果飘香》喜获最佳人气奖。

  “何氏泥塑”是东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何明月女士创作的泥塑艺术作品《瓜果飘香》,通过对农妇和孩子们在产业扶贫基地里采摘瓜果蔬菜的场景来展现产业扶贫成果,饱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寻梦追梦的美好愿景,刻画出人民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征程中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何氏泥塑”是我市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我市创新非遗保护传承机制,新增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2人、13人,省级非遗项目9个;实施非遗抢救性保护传承工程和4批非遗“名师带徒”工程,扶持项目91个。

  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五年来,我市搭建非遗展示展演平台,举办长三角民歌邀请赛,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等活动,打造音乐、非遗、戏曲、民歌等7个系列文艺沙龙品牌。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市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为了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我市印发了《池州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五年行动计划》,推进文物大普查大保护工作,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五年来,我市投入2500余万元完成榉根关、清溪塔等80余处文保单位修缮,组建全省首支文物基金——池州金牌盛典文物基金;全市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周氏家风馆被确认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国润茶业祁红老厂房、周氏家族新建材(洋灰)建筑遗存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东至华龙洞遗址被评为“2018-2019年安徽省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位。

  文艺创作推陈出新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6月23日晚,大型原创红色题材黄梅戏《旗映牯牛降》在市秋浦影剧院成功演出。

  《旗映牯牛降》演绎了1934年时任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统一领导闽浙皖赣边党的组织和革命武装,赴皖南牯牛降一带开展武装斗争、开辟革命根据地的事迹。该剧是我市今年重点打造、献礼建党100周年的新创优秀剧目,入选安徽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创优秀剧目展演。

  五年来,我市积极组织实施文艺精品创作生产项目,加强戏剧、广播剧、电视剧、微电影创作生产和图书出版,推出一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具有池州文化特色的优秀艺术作品;高度重视摄影、美术作品创作和展览展示,组织艺术家创作体现池州特色的摄影美术作品。同时,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和戏曲剧本孵化项目,推出了《千年傩》《悠悠南山风》等一批舞台艺术精品,《凌霄花开》《一盏马灯》等剧目入选安徽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青阳腔参演2019年新年戏曲晚会,傩戏《洗澡结配》、目连戏《淘气包》、青阳腔《情断马嵬》等参加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大型舞台剧《千年傩》赴长三角重要城市及韩国公演。

  特别是今年,我市聚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申报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为抓手,组织创作黄梅戏大戏《旗映牯牛降》《渡江、渡江》、小戏《名单》《战地黄花》等新剧目。贵池傩戏、青阳腔、石台目连戏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戏曲公益性演出(濒危剧种免费或低票价演出)项目,获补助资金115万元;青阳腔江进师生组合入选安徽省地方戏曲“名师传戏”工程项目。

  文化名市蜚声海外

  2019年5月,大型舞台剧《千年傩》赴韩国晋州市参加为期4天的国际民俗艺术节交流演出。

  《千年傩》是2017年我市精心打造的一部反映地方特色文化的新剧。它以戏曲活化石、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池州傩戏为题材,在贵池区乡间傩文化活动的基础上,挖掘、整理、创排,并运用现代舞台艺术手段,展示傩活动中庞大的祭祀和朝庙场面,承袭池州乡民们世世代代传承的傩戏、傩舞、傩仪等傩事活动。2017年,《千年傩》在池州首演后,先后在省内外演出,进而走出国门,进一步增强池州乃至安徽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2020年10月,《千年傩》再次在秋浦影剧院精彩上演,为长三角康养旅游嘉年华暨池州养生“硒”游季大型文化旅游宣传活动拉开了序幕。

  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努力培育文化品牌,是我市推进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五年来,我市精心打造了一批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节会、文化活动和产业品牌,在品牌的带动下,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五年来,我市先后举办杏花村文化旅游节、2018·安徽(池州)地域文化论坛和长三角康养旅游嘉年华暨池州养生“硒”游季等大型文化旅游宣传活动,全力打造“一池山水·千载诗城”城市形象。注重挖掘文化潜力,完成《悠悠南山风》《凌霄花开》等孵化计划项目投排演出,《悠远的祁红—文化池州的“茶”故事》在故宫博物院举办首发式,连续举办三届“绿色诗城·魅力池州”全国摄影大展,征集摄影作品2万余幅,进一步扩大提升池州知名度与美誉度。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3月,我市公开发布、推广使用池州城市形象宣传语、宣传标识、宣传片。“一池山水千载诗城”成为池州城市形象宣传语。“一池山水”高度概括了池州的生态自然特色,“千载诗城”凸显了池州厚重的人文历史。随后,我市在央视、安徽广播电视台开展池州整体形象宣传,央视“地理中国”栏目摄制组走进池州。在品牌的带动下,池州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国内外旅游观光者纷至沓来。

大美安徽 更多+
文旅安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