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旅游 > 美丽乡村

埇桥区:内外兼修绘出美丽乡村新图景

2021-11-17 10:02:28 来源:拂晓新闻网

  蓝天白云间,乡村美如画。

  “孝贤闵祠”因其“鞭打芦花”的孝贤文化感动天地、闻名古今;“美丽小山口”的历史文明源远流长,千年古村落正焕发新容颜;“甜美关湖”以其“青山绿水”的田园风光、“见山望水”的乡土气息成为八方游客的打卡地……

  近年来,埇桥区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总目标,统筹谋划,科学规划,分5批统筹推进了5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中心村建设、23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一批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似颗颗珍珠散落在埇桥大地上,美丽乡村由“一处美”向“处处美”、由“一时美”向“常态美”、由“环境美”向“产业美”、由“外在美”向“人文美”、由“一枝独秀”向“花开满园”转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树立了埇桥样板。

  资料图片:埇桥区美丽乡村沈圩村。 记者 董虎 摄

  科学谋划 提升乡村建设标准

  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

  埇桥区编制印发了《埇桥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2016-2020年)》《埇桥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埇桥区中心村布点规划》《埇桥区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规划》和51个省级中心村建设规划,规划体系不断完善,规划编制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完成了23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治脏、治乱成效显著。

  日前,记者走进曹村镇小山口村,只见道路通畅、花草成畦,绿不断线、景不断链,处处见景。

  在中心村主干道、体育健身广场、村口道路等醒目位置,公益广告、民俗民风文化墙、文化长廊等随处可见;张伯英纪念碑、南汪塘纪念碑、民俗馆、倒流河建设和保护,真正让乡村留住记忆、留住文化、留住乡愁。

  “按照‘千年古村落美丽小山口’的创建工作思路,本着宜居宜业宜游的创建目标,今年以来,小山口村先后实施了多项改造提升工程,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埇桥区曹村镇人大主席周浩说,“我们充分发动群众参加村庄环境整治,通过‘美丽庭院’的创建、评比,村子的整体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有了很大提升。”

  精准发力 夯实乡村治理基础

  埇桥区把中心村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分层分类推进省级中心村和市区自主建设中心村建设。2016—2019年度建设的46个省级中心村重点开展了垃圾处理、饮水安全、卫生改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等10项整治建设,打造出美丽乡村“标准版”;市区自主建设的中心村重点开展了垃圾处理、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卫生改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道路畅通等5项整治建设,打造出美丽乡村“基本版”。

  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进一步加强。贯通和改善了主干路,修缮了破损路,整治了低洼路,完善了路灯、信号灯等交通安全提醒设施,形成了安全、畅通的路网,提升了乡镇建成区通达水平;合理规划新建或改造了集贸市场、商贸流通网点;开发建设居民小区,基本满足了群众进镇居住需求,提升了乡镇品位;改造或修建了居民文化健身场所;加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光纤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强化道路沿线、乡镇出入口、空置地块等主要节点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主,植绿见绿,见缝插绿,大幅增加了乡镇绿量,提升了绿化水平。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了市场化运营全覆盖。建立健全了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通过压实乡镇监管责任,对2家环卫市场化运营企业进行严格日常考核,基本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进一步提高。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补齐农村环境短板、助力乡村振兴的硬仗来打,积极推进农村厕所改造。5年来,新建农村卫生厕所9.75万户。

  实现了重点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扎实推进省级中心村和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采取PPP模式对21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提标扩容,新建了蕲县镇日处理10000吨、芦岭镇日处理8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实现了70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和23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

  “内外兼修” 培树乡村文明新风

  “村里环境好了,我们的主动性也高了。上集市买东西,不买菜都想买点花,家里打扫干净了,人的心情自然就好了。”走进小山口村村民左兆玲家,门前花木交错,院内整洁干净,花草有序摆放,整个庭院一派绿色祥和的气氛。

  “刚开始创建‘美丽庭院’时,群众不理解,认为祖辈们都是这样生活过来的,后期我们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持续加强典型示范,让美丽庭院深入人心。”小山口村党总支书记陈洪现向记者介绍,今年以来,小山口中心村以“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为契机,精心制作安装“家风家训”门牌,广泛动员村民开展庭院绿化美化净化,逐步形成了“干部带头,群众参与,妇女为主”的创建群体,以庭院的“小美”聚合乡村的“大美”,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小山口中心村已评选“美丽庭院”310户,覆盖率达90%以上。

  乡村振兴既要有“颜值”,也要有“内涵”。

  埇桥区坚持美丽乡村建设“硬件”和“软件”同步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提升。结合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美丽庭院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等,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发挥家风家训、民俗民风的育人化人作用,着力破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培育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向上向善的乡风民风,使美丽乡村内外兼修。

  村美业旺 乡村振兴绘就新画卷

  埇桥区把改善人居环境与发展生产、富裕农民结合起来,搭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平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物流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业新业态。

  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大力开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创建,扩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专业村镇覆盖面,推动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效益。

  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以中心村为节点,以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为纽带,打造各具特色和魅力的美丽乡村示范带、示范片,推进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盘活集体资产,通过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走出一条既有投入又有产出的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记者 欧雪)

大美安徽 更多+
文旅安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