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旅游 > 美丽乡村

宣城宣州区:美丽通津村“变奏曲”

2020-07-24 09:35:46 来源:今日宣州

1.jpg

2.jpg

3.jpg

4.jpg

  通津村,因附近有通津河而得名。

  位于寒亭镇西部,新老318国道东西向纵贯全村。良好的交通条件,又让“通津”二字名副其实。

  七月芳菲。从空中俯瞰:屋舍俨然,道路交错,绿意浓浓;走进去探访:水塘清澈、民居错落、院落明亮……

  从曾经默默无闻的落后村到省级美好乡村“示范村”,十余年间,通津村通过美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打造现代休闲农业,唱响了一支魅力蜕变的“变奏曲”。

  村庄“变”美

  驱车从市区往西出发,经318国道行驶15公里,便来到了通津村。沿着柏油路进村,“通津”两字忽现眼前。

  “以前我们羡慕城里人,觉得在城市干净,没有蚊虫。如今,我们通津村可是一点也不比城市差,空气更比城市好,住着舒服哩!”村民老马自豪地说。

  说话间,他带着我们漫步而行。置身绿树掩映的村庄,一汪汪清澈的池塘、一幢幢别致的洋楼、一帘帘盛开的鲜花……满目皆景,处处入画,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走进村民杨海庭家,两层高的小洋楼格外气派,庭院被收拾的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种满了各式各色花木,俨然似一个小小私家花园。“这是金桂,这是腊梅,这是海棠,这是蔷薇,还有那一片香樟树……四季有花开有树绿。”说起这块小花园,78岁的杨海庭满脸自豪、如数家珍。

  但在杨海庭的印象中,早年间的通津村却是另一番模样:村道晴时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村里除了田地就是杂草丛生的荒地,一到晚上全村就黑乎乎的……

  村容村貌的改变始于2006年。当年,以“三清、四改、一推广”(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圈、改厨,推广沼气)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在通津村展开,到2010年前后,全村16个自然村670户实现了“组组通”“户户通”,道路硬化、村庄亮化让通津村貌全面改观。

  2013年,通津村被确立为“美好乡村省级重点示范村”。为了抓住这一难得的契机,村“两委”通过实施“和美工程”等工程,持续深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这场“美丽”风暴,点燃了大伙的热情,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至今还被村民们津津乐道——

  村里的老党员徐永林放弃在城里的舒适生活,回老家做了四个多月的义工,还主动拆除自家旧居30多米的围墙,为村主干道让路;老民兵营长杨喜生不仅带头清理自家路障,还忍着病痛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业中……还有徐永堂、刘爱武、孙祥近、刘继勇等等,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到后来,各自然村都建有休闲广场,村村实现了美化、亮化、洁化,村民的环境意识、文明习惯、和谐之风也随之渐长。”时任通津村党总支书记马中白说。

  2014年,全市推行“十星清洁户”创建活动,由市妇联牵头组织。通津村成为宣州区的试点村之一。在村“两委”带领下,全体村民共同参与,短短半年,村容村貌再次迎来升级。

  村庄更美丽,生活更便捷。如今,水泥路伸进家门口,休闲广场建到村中心,农家书屋走进村委会;自来水接通了,有线电视覆盖了,宽带网也装到了每家每户,更有一大半自然村村民提早用上了节能环保的沼气。尤其在通津村山冲自然村,这个原本“不打手电筒不敢出门”的小村庄,不仅竖起了高高的路灯,沼气池建设更是达到80%以上。

  “水电路网样样都有,村里许多在城里住的人都搬回来了。”杨海庭说着,喜悦从心底飞到了脸颊。

  产业“变”壮

  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一直以来,通津村都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村。但可别小瞧了普通的粮食生产,通津村硬是把它“玩”出了“花样”。

  早在2011年,通津村就通过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与安徽师范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对接,首次建起了110亩的富硒稻实验基地,并成立起富硒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着重把富硒农产品生产作为“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来抓,力争把通津村发展成一个集观光、休闲、采摘等于一体的生态农庄。

  规划逐渐从蓝图走向现实。

  在安徽师范大学提供科研帮助下,2012年,通津村首次建起了110亩的富硒稻实验基地,当年收获的一季早稻总产量达到7万余斤,经检测硒含量完全达标。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富硒水稻生产基地项目,通津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修建了机耕路800米,开挖塘坝22000立方米,机耕桥2座,排拱沟疏通1750米,极大改善了农田水利建设。“首种成功后,村里以合作社的形式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带领更多村民发展富硒水稻共同致富。”马中白说。

  “富硒产业”的版图越来越大。马中白介绍,在安徽师范大学的指导下,通津村还发展起富硒鸡蛋产业,富硒蔬菜、富硒养殖业也逐渐兴起,富硒农产品成了通津村一张特色名片。

  “富硒产业”方兴未艾,“水果产业”迅速崛起。盛夏,走进位于通津村的绿品果园家庭农场,塑料大棚下,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悬垂在半空。好一派丰收的景象!

  正是葡萄采摘季,前来采摘葡萄的游客络绎不绝。针对此,绿品果园家庭农场结合发展乡村旅游,推出了现场采摘体验活动,一颗颗小小的葡萄不仅为游客增添了采摘的乐趣,更成为通津村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的重要抓手。

  绿品果园家庭农场的负责人李久平是土生土长的通津人,早年在外经营餐馆。2010年,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心希望通过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通津村,向他抛出“橄榄枝”。当年,他和爱人回到村里种植葡萄。从一开始试种几亩,到后来发展到30亩,每年亩产近万元的收入让她信心十足。

  小小的葡萄,也搭上了“富硒产业”的快车。作为全市首批“四带”乡土农业新秀的李久平,2014年,在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指导下,开始与安徽硒谷公司开展技术合作,重点发展富硒葡萄种植。

  2016年8月,葡萄通过安徽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检测:绿品果园家庭农场的葡萄含硒指标已达0.0182,完全符合富硒健康标准,目前已申请商标注册《轩通津》,产品销往宣城、芜湖、南京等大超市和水果专营店。

  小小的葡萄,也成了脱贫攻坚的帮手。如今,李久平的农场先后共吸纳了32户贫困户来此务工。不仅如此,在他耐心指导和鼓励下,贫困户许世文也尝试种起了葡萄。“有了李总的帮忙,学到了不少技术,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他笑着说。

  高效的招商引资,让通津村的产业发展更“壮实”。该村先后引进铜陵锦绣矿业有限公司、扬子鳄粮油有限公司等企业,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乡风“变”新

  腰包鼓起来,生活美起来。2013年,通津村投资105万元建了16个休闲广场和4个体育运动场,为村民休闲、娱乐、锻炼提供了场地。

  “每年春节,村民还自发集资邀请外地戏班子,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文化大餐’。”通津村党总支书记许杰说,不仅如此,大家还自发成立了腰鼓队、军鼓队、广场舞队。

  随着美好乡村建设步伐的深入推进,一股浓浓的文明新风也吹进了通津村。近几年,通津村还投入100余万元在党群服务中心高标准建成了文化大舞台、健身房、图书阅览室、舞蹈室、文体活动室、心理疏导室、老年活动室等场所,致力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文化娱乐场所。

  场所更齐全,活动更丰富。2020年1月18日下午,“通津村2020年乡村春节联欢晚会”隆重举办,村民们用欢歌笑语展示出通津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台上‘演员’都是我们最熟悉的村里人,很亲切,节目也一个比一个精彩。”今年65岁的马厚道在台下看得津津有味。

  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简单干净的白色墙面,古朴的木质门匾……这就是全市首家村级“好人馆”——通津村“好人馆”。

  走进馆里,正对的墙壁上是一个大屏幕,正在播放通津村中心广场的“三下乡”文艺演出,两边的墙上一边贴着“中国好人”的照片和事迹,一边贴着古代圣贤的名言警句。

  “好人馆”左右各一间房,都围放着崭新的桌椅,桌上整齐摆放着各种书籍和棋具。左边房间的墙上展示着“宣州好人”事迹,右边房间展示着“寒亭好人”和通津村“村级好人”的事迹,几个村民正饶有兴致地驻足观看。

  “这‘好人馆’搞得不错!平时没事就过来下下棋,聊聊天,小孩子过来玩玩还能寓教于乐。”正坐在“好人馆”里下象棋的一位村民如是说,不少围观者纷纷点头称赞。

  “好人馆”是通津村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通津村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创新发展红橙黄绿蓝“五彩”文化,通过“关爱帮扶”“文化发展”“应急救援”“政策宣讲”“民事调解”五大主题理念办好“讲、代、帮、治”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尤其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中,通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焕然一新,如今,中心的舞蹈房、健身房、乒乓球室都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

  “现在村民们都喜欢聚在实践站功能室里休闲、纳凉、看书、运动!”通津村文明实践站的负责人表示,大妈们在这里跳广场舞,孩子们在农家书屋看书、上网,大爷们约着来健身,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比以前可丰富多了。

  眼下,通津村正因地制宜在发展乡村旅游上下功夫,通过精细规划、精心实施,努力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升级。“通津村的‘蝶变’还在继续’!”许杰信心满满地表示。

大美安徽 更多+
文旅安徽 更多+